1. <var id="4li3r"></var>

      <em id="4li3r"></em>
      <nobr id="4li3r"><progress id="4li3r"><nav id="4li3r"></nav></progress></nobr>

        2020年1月1日,新土地管理法即將實施!農民將享受3大利好

        發布時間:2019-12-23 17:34:50

        土地,一直以來都是農民的命根子,自從今年的8月26號通過了土地管理法的修改后,其中的很多突破引發社會普遍關注,現在離新土地管理法正式實施已經不到半個月了,也就是2020年1月1日就要全面實施了,但還是有很多朋友留言說對此還不太了解,究竟這新土地管理法做了些什么改變,對于我們農民來說,又有什么利好的方面呢?今天就簡要說一下。

        新土地管理法其內容主要集中在土地征收、農村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和集體經營性土地入市三大方面:


        被征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,長遠生計有保障

        1、明確界定“公共利益”的范疇

        在以往的農村土地征收糾紛中,很大一部分是圍繞著征收是不是為了“公共利益”而產生的、盡管已經規定只有為了公共利益的目的才可以征收土地,但“公共利益”一詞歷來就是個頗具爭議、非常寬泛的概念。這次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,采用列舉的方式,對于哪些是公共利益可以動用國家征收權作出了明確的界定。因軍事外交,政府組織實施的基礎設施建設、公益事業、扶貧搬遷和保障性安居工程,以及成片開發建設等六種情況確需要征地的可以依法實施征收。

        2、完善了保障體系

        “保障被征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,長遠生計有保障”。在原來的土地補償費、安置補助費、地上附著物三項基礎上又增加了農村村民住宅補償和社會保障費,這樣就從法律上為被征地農民構建了一個更加完善的保障體系。

        3、完善了土地征收程序

        要求政府在征地之前開展土地狀況調查、信息公示,還要與被征地農民協商,必要時組織召開聽證會,跟農民簽訂協議后才能提出辦理征地申請,辦理征地的審批手續,所以這極大保護了農民利益。


        允許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,增加農民收入

        1、新修改的土地管理法破除了農村集體建設用地進入市場的法律障礙,刪除了任何單位或個人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須使用國有土地的規定,增加了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在符合規劃、依法登記,并經三分之二以上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同意的情況下,可以通過出讓、出租等方式“入市”。

        2、取消了多年來集體建設用地不能直接進入市場流轉的二元體制,為城鄉一體化發展掃除了制度性的障礙。同時,這也將大幅增加農民土地財產收入,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,更好保護農民合法權益。


        盤活宅基地讓農民“戶有所居”,即使退出也要“自愿”

        1、一方面是“一戶一宅”政策下部分村民宅基地不夠用,一方面,進城落戶農民的宅基地常年閑置,沒有得到合理利用。新《土地管理法》完善了農村宅基地制度,在原來一戶一宅的基礎上,增加宅基地戶有所居的規定。簡單來說,就是需要保證每一位農村村民都有自己的固定住所。

        2、允許已經進城落戶的農村村民自愿有償退出宅基地,鼓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盤活利用閑置基地和閑置住宅。

        聯系電話
        0898-32270779

        地址:海南省??谑忻捞m區世紀大道3號世紀海岸119號一、二層

        郵箱:ZXGK2015@163.com

        微信公眾號
        瀏覽手機版
        Copyright ? 2019 中信國科(海南)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    瓊ICP備19003958號-2
        技術支持:綠色創意
        群np肉宴会,手机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,被几个男人张开腿玩弄

          1. <var id="4li3r"></var>

            <em id="4li3r"></em>
            <nobr id="4li3r"><progress id="4li3r"><nav id="4li3r"></nav></progress></nobr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