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區養老,養老方式之一。是指以家庭為核心,以社區為依托,以老年人日間照料 、生活護理、家政服務和精神慰藉為主要內容,以上門服務和社區日托為主要形式,并引入養老機構專業化服務 方式的居家養老服務體系。
主要內容是舉辦養老、敬老、托老福利機構;設立老人購物中心和服務中心;開設老 人餐桌和老人食堂;建立老年醫療保健機構;建立老年活動中心;設立老年婚介所;開辦老年學校;設立老年人才市 場;開展老人法律援助、庇護服務等。
社區養老的特點在于:讓老人住在自己家里,在繼續得到家人照顧的同時,由社區 的有關服務機構和人士為老人提供上門服務或托老服務。社區養老不是家庭養老,而是社區中的在家養老,社區 養老不是社會養老,而是將機構養老中的服務引入社區,實行社區的在家養老。它吸收了家庭養老和社會養老方 式的優點和可操作性,把家庭養老和機構養老的最佳結合點集中在社區。是針對中國社會轉型期在21世紀上半葉 所面臨的巨大老齡化問題所提出的一種新型養老方式 。
"社區養老服務"就是通過政府扶持、社會參與、市場運作,逐步建立以家庭養老為 核心,社區服務為依托,專業化服務為依靠,向居家老人提供生活照料、醫療保健、精神慰藉、文化娛樂等為主 要內容的服務。
今年兩會報告指出,我國要大力發展養老,特別是社區養老服務業,對在社區提供 日間照料、康復護理、助餐助行等服務的機構給予稅費減免、資金支持、水電氣熱價格優惠等扶持,新建居住區 應配套建設社區養老服務設施,改革完善醫養結合政策,擴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,讓老年人擁有幸福的晚年 ,后來人就有可期的未來。
今年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:“新建居住區應配套建設社區養老服務設施”,這 對我們涉農企業,田園康養業有什么機遇呢?
新建居住區配建社區養老服務設施,土地使用政策上的紅利。
特色小鎮,田園綜合體,休閑農莊,都可以把他看成一個社區,看成是新建園區去 運作。在以往的田園綜合體,休閑農莊打造,很多政策制約,尤其是用地政策的嚴格,往往有情懷的投資人,因 為土地手續的煩瑣,加上地方政府的不作為,讓真心想投身農旅事業的創業者無所適從,無英雄用武之地。
新建居住區配建社區養老服務設施,意味著這些問題都會迎難而上,相關政府扶持 資金也會為之錦上添花。
對于要求新建居住區配建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的新做法,合碩機構首席分析師郭毅表 示:“事實上,社區養老服務配套在一線城市已經率先施行,比如在北京進行土地出讓時,就會以”配建養老設 施“作為出讓條件?!?/p>
比如北京此前出讓的朝朝陽區崔各莊鄉馬泉營村29-L02等地塊R2二類居住用地、 A33基礎教育用地、A8社區綜合服務設施用地項目就要求配建2萬平方米養老設施并無償移交,實踐“養老與住宅 混合建設”的新模式。因此,未來以養老為主題的休閑農園也會得到相應的政策傾斜。
同等條件下,鄉村的綠水青山比城市有優勢
業內人士認為,此次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“新建居住區應配套建設社區養老服務 設施”是應對老齡化社會的措施之一。社區養老的重點推進,作為新建的特色小鎮,田園綜合體,休閑農莊來說 ,在規劃等方面給予考慮進去,嘗試結合綠水青山,結合有利資源創新發展。
交通便利,層面高一點的新建休閑農園,可以嘗試著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,以鄉 村產業為帶動的創新養老社區。區別于城市單一,幾間房子,一個院子的社區養老。
新建的特色小鎮,田園綜合體,休閑農莊發展社區養老服務,比一般的城市更有市 場,在同等配置,有日間照料、康復護理、助餐助行的情況下,人們更愿意選擇特色小鎮,田園綜合體,休閑農 莊進行養老,而對于特色小鎮,田園綜合體,休閑農莊的經營主體,能得到資金補助、稅收、能源優惠減免下, 也有利于帶動整個園區的良性發展。
休閑農園如何做好成本控制與惠民配建的平衡
我們可以在一般園區配置社區養老,也可以把以養老為主題的休閑農園看成整個社 區,但相對來說,打造成本要高,回報周期長、利潤率低等現實問題。這一現象,一般的城市社區,會存在一定 的問題,但對于鄉村中休閑農園來說,不是問題。休閑農園的優勢在于:
1.老人背后市場的平衡力
社區養老服務,在偌大的一個農園只是一個板塊,這一板塊著重于社會效益,收支 平衡便可,但可以通過其他的活動,做好養老背后的其他產業,通過二產加工業,三產服務業推動老人背后的一 片市場,比如他們朋友,兒孫及兒孫的同事對產品的購買力,來看望老人的消費服務增值。
2.社區超標中的有償服務
條件好的老人,可以自由在園區消費高配的餐飲,可以有償的參與園區的各種服務 ,可以在園區的其他功能板塊上做他們想做的事。
3.定制式服務
行動方便的老人,可以到園區的運動區域做些運動養生,去園區的中醫館做推拿、 去藥材基地定制藥膳等服務。
因此,通過其他功能板塊的彌補,優化一套為社區配套的有償服務是可以讓成本控 制與惠民配建平衡的。
田園養老有利于降低成本
行動能夠自理,頭腦清醒的老人,可以讓他們選擇與村民打成一片的民宿,我們可 以把這一片民宿納于社區的功能板塊中;腦子糊涂的,行動不便的老人集中由陪護人員管理。這樣一來,降低看 護,陪護成本,老人們也有陪聊、陪玩的村民。甚至會參與村民的生產生活中去,找到一份樂子。
有利于支撐園區的親子市場
每逢雙休,每逢寒暑假,老人的兒孫,總會來看看老人,老人們也會為博取他們的 歡心,會盡量滿足他們的要求,希望小輩在這里玩好吃好,我們園區把這些項目做好,一是服務于老人,二是迎 合于需求,老人的親人玩得開心,臉上自是有面子,園區也在開心面子中獲益。
鄉愁滿足和鄉愁的賣點
老去的這一代,城市再好卻無法滿足對鄉愁的釋放,劃一分耕地給他們,讓他們心 中念念不忘的最美麗的鄉情和有一方屬于他們安靜美麗的土壤;一隅山林地,讓他有一個兒時的回憶,那曾經的 記憶;一條溪溝,做兒時曾做過的游戲。
田園社區就能真正能滿足老一代人的這一需求。因此,農園在社區養老服務規劃上 有目的性的留出一個區域,做一些木房,外野內奢的泥屋,簡樸整潔的四合院,帶花圃菜園的別院等多種住宅樣 式,讓有條件的老人選擇空間大。
這些,都是社區養老服務給田園養老帶來的新機遇,未來田園養老能迸發出多大的 潛力就看未來如何去布局了
在“健康中國2030”、“鄉村振興”雙重國家戰略下, 為康養產業發展帶來重大戰 略機遇,提供了政策利好大環境。由此,傳統的康養地產模式已經不再適合新的城鎮發展,傳統的方式已不再支 持土地的獲取。如何真正打造康養產業?養老、養生、醫療、物聯網、文化、體育、旅游等諸多業態如何融合發 展?如何把握機遇,實現從“康養地產”到“康養產業”的轉型?成為康養項目操盤手共同面臨的問題。